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周淑英:剪出流光溢彩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李秋云  2018年05月17日09:57

周淑英展示剪纸艺术

人常说“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河北蔚县农家女周淑英,用一双巧手继承和创新着剪纸艺术,使得这一民间技艺在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她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推陈出新的河北剪纸艺术第三代传人

走进周淑英工作室,只见工作台上放置着薄薄的纸张、小巧锐利的雕刀、鲜艳的颜料,经过周淑英进行精巧的造型设计、细心雕剪和独特点染,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和中国传统寓意的剪纸就完成了。这些剪纸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祈愿,有的再现了北方特有的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有的则讲述着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它们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璀璨,浑厚中有细腻,纤巧里显纯朴,饱含着周淑英对剪纸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在这些作品中,最令周淑英感到自豪的是2012龙年央视新春歌会时,与她一起登台的巨幅长卷彩色剪纸《九龙图》。周淑英清楚地记得,当这幅长9.9米、高0.99米的《九龙图》徐徐展开时,仿佛九条神态各异的彩龙迎面飞来……

“这是目前我彩色剪纸中最大的一幅,制作这幅巨作需要设计、剪、染等多道工序,其工艺技术对我来说是一个突破,尤其是刀工,需要完成‘意匠’这道工序,就是设计好图案,把花色、颜色等通过一定规则排列的刀法,完成剪纸工艺。制作这幅图时,需要用极细致的观察力和灵巧的双手,我每天只能做上三四厘米。”制作过程仍历历在目,周淑英说,最初决定走上剪纸之路时,就深知这一路将伴随艰辛和探索。

周淑英的“从剪之路”源于父亲,其父是剪纸艺术大师、蔚县剪纸艺术创始人王老赏唯一的嫡传弟子周永明。在父亲熏陶下,周淑英从小耳濡目染,并成功打破父亲原本“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仅练就了扎实的剪纸艺术刻、画、染全套功夫,还在剪纸的关键工序——染色方面探索开创出杂染、铺染、雾染、叠叠染、泼染和混染六种点染技法,使以阴刻为主的蔚县剪纸推陈出新,达到工致传神、雅俗共赏的效果。至此,周淑英已成为河北第三代剪纸艺术正宗传人,她和她的剪纸走出蔚县,开始在更大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把蔚县剪纸艺术传遍全世界

带着自己的剪纸作品,周淑英走进上海世博会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剪纸艺术新闻发布会。2012年,周淑英还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多次赴世界各地进行展览与交流。一幅幅极具中国风情趣味的彩色剪纸深受国际友人欢迎和喜爱,不少富有中国特色寓意的作品还被各国政要收藏。周淑英已成为一名文化使者,为中外民间文化交流发挥着她的价值和作用。

如今,已成为一代剪纸工艺大师的周淑英,依然保持着初心,坚持手工制画,每一次下刀、每一笔点染,依然饱含热爱、专注和匠心。周淑英注意到,近年来,蔚县剪纸逐步产业化,传统的剪纸技艺面临机器剪纸、电脑剪纸带来的冲击。对此,周淑英说:“手工剪纸作品细腻柔和,生动活泼,色彩明艳亮丽,这是机器做不到的。我们必须保护这些手艺,让大家明白这些手艺所蕴涵的文化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这是中国人的一块宝。”

为更好地研习剪纸技艺,周淑英兄妹七人的子女都学了与美术相关的专业,闲暇时,周淑英手把手教他们学画画、雕刻,练习剪纸的基本功。此外,她还带着自己的作品一次次走进幼儿园、中小学和各大高校的课堂,在幼童与学生的心中播种祖国文化的种子,与大学生进行旧工艺与新时代的思想碰撞。周淑英还在蔚县和石家庄建立了剪纸博物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才情与智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妙。

“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文化要繁荣兴盛,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传承弘扬蔚县剪纸,我责无旁贷。”周淑英说她现在心中有个最大的梦想,“建一个国际剪纸艺术学校,不管是黄皮肤,还是黑皮肤、白皮肤,都来学习、鉴赏我们这份艺术瑰宝,把蔚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传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