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多元又有深度,今年上影节的国产新片朝气蓬勃

来源:澎湃新闻 | 马纶鹏  2018年06月27日16:41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在短短十天内展映中外影片492部,放映1621场,观众购票数达468178张。今年的片单更加国际化,多元化,高质提升,有十几部世界首映的电影,星光灿烂,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带着戛纳金棕榈的余威,马上登陆上海,引起“内环一套房,换影票一张”的惊人之语;4K经典修复系列,知名导演的回顾展囊括了布努埃尔、伯格曼、希区柯克、库布里克和谢晋等大师。

和往年一样,笔者在上影节期间集中观看了国产新片。就今年展映的华语片来说,多元而富有活力是最大的亮色,也凸显了上影节这一国产电影最大、最丰富展映平台的作用。

《中国蓝盔》海报。

今年入围“传媒频道大奖”的有两部主旋律题材,反映驻外维和部队的《中国蓝盔》,再现方志敏烈士和红十军团的《信仰者》。八一电影制片厂作为主创作方都出席了见面会,介绍了近期创作方向,特别是《信仰者》的主创团队,批评了当下影视圈的浮躁和逐利,一句“为了信仰,和你一起并肩战斗”点燃了观众。《中国蓝盔》形似《红海行动》,但剧情不够紧凑,特别是结尾营救人质太入俗套,黑白分明,画面冲击也缺少“高新尖”武器助力。而《信仰者》很好展现了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红十方面军的浴血奋斗,人物饱满而有个性,方志敏狱中的反思振聋发聩。

《信仰者》海报。

少数民族题材的《阿拉姜色》、《骑士阿吉》等片都很优秀。“阿拉姜色”取自藏区嘉荣的敬酒歌,讲述了罗尔基、妻子俄玛、儿子诺尔吾一路磕头去拉萨朝圣的故事。上影节可以说是西藏故事的福地,去年展映的《冈仁波齐》,2016年的金爵得主《德兰》,2014年获得最佳摄影的《五彩神箭》都是西藏题材。今年,《阿拉姜色》勇夺金爵“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两项,松太加导演当年就凭《河》在上影节获得过“亚洲新人奖”的肯定。最感人是《阿拉姜色》中的爱与担当,用信仰铺路,就像首映会后,松太加所言,“心中的障碍需要放开”。

《骑士阿吉》带有某种实验性,这不是来自电影语言或表现手法,而是指“逆向拍摄”的过程:一部夭折的电影素材,通过重新剪辑、提炼和注入,焕发新生命。阿吉是蒙古族的小学生,他通过了之前一部电影蒙古骑手的选角,却没能拍成,但是他艰苦训练和浓厚的师徒情谊却华丽转身,成了新电影的素材。纪录片式地跟拍突出了阿吉从小胖子到草原骑手的“魔鬼训练”,却不可避免有些粗糙和单调。这种创新的可借鉴性还有待探索。

《阿拉姜色》海报。

这届上影节的多元还体现在题材丰富上。带有科幻色彩的《镜像人·明日青春》通过三段式的结构,创造了 “镜像人”、“基地纪年”、可爱机器人“小辉辉”等科幻概念。不过这种指涉大多停留在表面,未能进入到内核和精神,三个不同时代的“镜像人”故事更像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情感纠结。片中颜值是高的,科幻却是虚的。而已经公映的《超时空同居》也是类似科幻外壳的路数,但却更关注都市爱情故事的完整性,又善于制造“适当而精致“的怀旧感和腻歪感,自然还是吸引了不少观众。映后,“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的引介语让主宾皆欢。

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的首映,3D昆剧电影《景阳钟》和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为代表的戏剧电影大放异彩,很多影迷想观影都未能抢到票。排片表上早早打上“满”字牌。

《动物世界》海报。

同样,开幕影片《动物世界》,入选主竞赛单元的《找到你》都有犯罪和悬疑的元素,它们努力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平衡,首映都赢得了口碑,相信公映之后票房一定大好,这也是上影节为影迷引荐新片的初衷。

人性关怀是各大电影节选片区别商业大片最醒目的标准,也是艺术片的题中之义。在今年上影节的片单中,《阿拉姜色》华语片最佳,名至实归。和以往藏族题材电影最大的不同是,电影没有刻意或无意展示藏区落后之下的淳朴与天真,而是关注人性普遍的爱与宽恕。开头是俄玛一家平淡的日常生活,随后就是俄玛坚定地要磕头去拉萨,这是一条耗时半年之余的朝圣路,但她没有丝毫犹豫,为了祈福自己的绝症,更重要是完成和前夫的一个约定,这种真诚打动了第二任丈夫罗尔基,他在俄玛往生之后,选择带上儿子,更准确说是继子,完成妻子之遗愿。此处的隐忍、宽容和信仰接力是中国电影鲜见又宝贵的。

同样是以冲淡平和开局,电影《矮婆》也是在半小时左右开始异峰突起,百转而至。矮婆是位湖南乡村的小学生,父母南下打工,她和奶奶与妹妹留守在家。她的童年青涩,少陪伴,却又坚韧,与身边每日蠢蠢欲动要出去闯天下的男孩子们形成鲜明对比。导演蒋能杰对电影没有渲染或者拔高,更没有抒情,或者平添戏剧性,贵在真实和细腻,纪录片的手法和精神,启用非职业演员,自然光和日常场景,《矮婆》给予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同情矮婆,祭奠奶奶,将人性与童性打通。

与宽慰人性相对应的是艺术上的探索,这也是电影节的责任所在,就如这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姜文所言,参赛片一定要有创新和创意。入选“亚洲电影新人奖”的《向阳的日子》和《淡蓝琥珀》就各有千秋。《向阳的日子》充斥油画般的即视感,还原出导演想象中的那种乡村桃源,再衬托近似相互欣赏的父子情,整体艺术感非常温馨梦幻。

《淡蓝琥珀》海报。

获得“亚新奖”最佳摄影(欧阳永锋)的《淡蓝琥珀》也是走梦幻长镜头的路子,但是骨子里却要与社会暗黑较劲,痴怨而偏执的女主角每日计算“人活一天到底值多少钱”这个命题,应该算是这届上影节中最具社会批判意义的新片之一。

获得“亚新奖”最佳影片的《未择之路》堪称风格化最强烈,电影语言最配合题材背景的一部。电影回避了快速剪切、多线叙事,蒙太奇等花哨的手法,镜头多以中长镜为主,凝视大西北的戈壁,透析苍凉荒芜。人物也是典型西部个性,生冷倔强,寡言又果敢。马伊琍和王学兵两位戏优秀演员,加上一位硬得像石头的尕娃(西北方言,小朋友),勾连出命运的交叉,“未择之路”实际上是各自的不归路。

展映环节的《在码头》改编自诗人兼作家韩东的小说,并由韩东自编自导。影片开头就引用了韩东自己的诗句“愿这光景常在,我证实其有,和所有的人所有的努力无关”,恰如气氛表达了电影中的疏离、自我、和主流电影的不同。

《北方一片苍茫》、《柔情史》、《寻狗启事》等片子也都各有特色,或以母女残酷柔情为主题,或充满浓郁的少数民族与地域风情,异彩纷呈,艺术上的自觉自为值得细心的观众去发掘。

这一届很多国产片还有个特点,就是小演员们的表现特别精彩。《骑士阿吉》中阿吉的扮演者朴实可爱,为了拍电影,硬是把自己从一个小胖子练成了小骑手,观众跟着他每日挥汗如雨。在映后他还用蒙语给观众高歌一曲,实力参加任何一个选秀都绝对不输。《阿拉姜色》中诺尔吾的扮演者也是一位小学生,片中他因为是妈妈和前夫所生,一直被寄养在婆婆家,直到开始朝圣之路,一向寡言少语、桀骜不驯的他才慢慢了解罗尔基,他的后爸。在母亲往生天葬之后,一头小黑驴像母亲转世,又像是天使降临,让父子俩相信缘分,相信爱。结尾诺尔吾在山头眺望拉瑟的那透彻明亮的双眼让人难忘。《向阳的日子》也是聚焦父子情,夹杂儿子和后母之间的误会和冰释。熊孩子向阳也是完成了从冥顽到一夜成人的变化,小演员很好把握了男孩子淘气又充满绘画天赋的灵气,还有一段神来之笔的魔幻超现实主义的感悟,表演层次感很足。

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未择之路》中扮演尕娃的小男孩——睥睨的眼神,不屑的嘴角,打死也不说话的气势,还有调皮开车之后撞到高速假警察之后天然的惊慌失措和坦白,让人心生同情,又不禁莞尔。之后的表演基本是个倔娃的形象,却在关键时刻片刻融化观众,当他俯身对一直陪伴他的男主人公二勇说,“叔,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坏怂”。被货车撞得满身鲜血的二勇似乎这才得到了灵魂的拯救。

正因为这些孩童的参演和贡献,今年参展参赛的华语片更平和、温情与风趣,没有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抽象,也没有一味埋怨和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