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马丽华:“永不失约的是我的太阳”

来源:文艺报 | 王军  2018年06月29日07:46

继《走过西藏》《青藏苍茫》之后,马丽华又推出了60万字巨著《青藏光芒》。这是一次大幅度的跨界写作,全景式呈现了青藏高原科考研究历程。这是一部厚重的现实题材大书,一部别开生面的科学人文之作,沉浸着对青藏高原的深挚大爱,闪烁着青藏精神的时代光芒,体现出纪实文学的一种新的走向。

纪实文学是一种历史书写,天然地具有文学和历史学的双重价值。一般的纪实文学,多采取以线穿珠的联缀法,而《青藏光芒》的谋篇布局颇具匠心,采用了千丝万缕的交织法,织成一幅巨大的五彩锦绣。这部书通篇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以科学探索史为经、以自然演化史为纬。作者借助于“通经断纬”的缂丝工艺,勉力织造,结构成篇。

马丽华是诗人,诗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青藏光芒》共有16章,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起”,即第1章“拓荒年代,奠基年代”,描写了1973年以前青藏科考前史、先行者形单影只在时间隧道中走过的拓荒阶段。第二部分是“承”,自第2章“青藏队,我们出发”至第8章“珠穆朗玛登山科考”,描写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自1973年成立至1992年进行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的经历和成果。第三部分是“转”,自第9章“朝向新的高度再出发”至第15章“为了风雪阳光大高原”,描写了1992年之后从专题研究到理性认识的深化阶段,进入“后现代时期的青藏高原研究”阶段。这一部分在叙述方式上,从通经(时间)断纬(空间)的“缂丝”式,转向大色块织染手法,以再现各学科领域的现在进行时。第四部分是“合”,即第16章,“以‘第三极环境’计划为标志”,重点叙写了作者数次进藏的直观见闻,包括两次随行去西藏阿里的四大江河源(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以及东去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现场旁观情况。

无限风光在险峰。诚如徐霞客所言,问奇于名山大川。在地球的自转轴两端各有南极和北极,在地球的中低纬地区耸立起“第三极”——青藏高原。在《青藏光芒》中我们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同海洋和山脉一样,都有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由于自身重量的原因,不可能一味抬升,到达一定高度后必然垮塌。然而具体到细节却又不然: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不再上升;雅鲁藏布大峡谷那样的局部地段还在抬升中。在山南首府泽当镇附近一处地层出露中,真正可以做到一只脚踏在欧亚板块,另一只脚踏在印度板块——未来可将那儿作为地质旅游的地标了。全长2000多公里的雅鲁藏布江,与喜马拉雅山结伴平行,是大自然赠予人世间的一份厚礼。青藏高原的时空范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经验世界。在书中,恐龙研究专家在谈到藏东昌都达马拉山恐龙化石时就说,它们在此生存的时间并不很长——2000万年左右——这是相对统治地球长达一亿又几千万年的恐龙家族史而言。

翻开这部著作,与扑面而来的历史感相伴的,是科考队员的奉献精神和报国情怀。一部珠峰登山史,牺牲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10。马丽华曾采访过从30多岁到80岁左右的多位亲历者,几代人口述的一手材料,其中不乏“独家旧闻”。比如,有一次沿冈底斯山脉考察,换马不换人,骑马走了一个半个月,一天中翻越两三座雪山的时候也是有的,高山缺氧,连马都不肯前行,就用刀背敲打马屁股。比如,有一次,远看一树葱茏,却长出了粗大的白色枝条,队员们凑近细察,才辨别出竟与一条巨蟒面对面。再比如,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势必接踵而至,南北极如是,青藏高原亦如是,队员们勇攀六七千米高度观测冰川、钻取冰芯。此外,经历雪崩、与狼对峙也是队员们常遇到的事情。

马丽华在西藏生活27年,生活其中,沉浸其中,并且几次参加科学考察,同青藏队老队长和现任青藏研究首席科学家同车而行。与时代生活同频共振的这种在场性,使得她成为青藏高原、为青藏研究事业树碑立传的绝佳人选。早在刚入藏时期,就赶上科学大发现,写了《西藏正处于发现的时代》,写过诗歌“从当穹湖到当惹湖,远远近近四十公里,历史走了上百万年,我只用六十分钟”。此后与青藏科学考察结缘,逐渐揭开青藏高原的神秘面纱,将几代科学家的青藏高原研究成果和科学精神全方位展示给大众。

近年来,许晨的《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刘斌的《中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纪事》、陈新的《蛟龙逐梦》等纷纷问世。这些纪实文学容易引起读者关注,但其可读性和艺术性还要进一步加强。同样,《青藏光芒》的科学性、系统性、普及性、文学性俱佳,但是不可讳言,由于卷轶浩繁、跨界交叉,可能会令许多读者望而却步。如果能推出可读性更强的科普简本,相信一定会赢得更多文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的喜爱。